最新资讯尽在未礼汉服网
首页汉服资讯汉服百科汉服搭配汉服配饰

古代汉服:体衣

2020-01-02 13:50 来源:未礼汉服网

引言:衣与裳,当衣与裳多管齐下时,衣指上衣外套。

1.衣与裳

当衣与裳多管齐下时,衣指上衣外套。

短上衣外套叫襦(rú,如)。《说文》:“襦,短衣也。一曰*[上“日”+下“难”(nàn,难去声)衣。”*[日+难]衣就是说暖衣,含意是说襦是御寒衣。襦又有长襦、短襦的差别。长襦称褂,僮仆的长襦叫裋(Shù,树),短襦又叫腰襦。可是古时候著作里一般只称襦,分不清长度。比如辛延年《羽林郎》:“长连衣裙连理带,广袖合欢襦。”《世说新语·夙惠》:“韩康伯数岁,家酷贫,至小寒,止得襦,母殷夫人别有之。”苏东坡《喜雨亭记》:“使天而雨珠,寒者不可认为襦;使天而雨玉,饥者不可认为粟。”但诗词中就说“腰襦”。比如《孔雀东南飞》:“妾有绣腰襦,葳蕤自生光。”“小襦”将会就是说腰襦。杜甫《别李义》:“忆昔初遇时,小襦绣芳荪。”

即然襦自身就长短不一,为何又说襦是“短衣”呢?它是与“深衣”相对来说的。《礼记》有《深衣》篇,《經典释文》引郑玄注:“深衣者连衣服而纯以正采也。”(纯:镶衣边。)《深衣》说:“短毋见肤,长毋被土。”深衣长至脚踝部,襦与之对比,确实是短衣。郑注又说:“有表则谓当中衣,以素纯则曰长袖上衣也。”它是说“深衣”一物而几名,从总体上外边还加罩衫来讲,又叫中(内)衣。看得见深衣是贴穿着的。(表:在外边加上一件衣服。素:沒有色调的帛。)

襦是一般人(包含仆人)平常所服,深衣(中衣,长袖上衣)则是皇室早朝和祭拜时穿的,庶人以深衣为晚礼服。

古代汉服:体衣

古时候上衣外套也是单、夹之分。《说文》:“褝,衣不看重(chóng,虫)。”“袷(夹),衣无絮。”《世语新说·夙惠》:“晋孝武年十二时,冬季昼日不著复衣,但著单练衫五六重。”古诗词《妇病行》:“乱曰:抱时无衣,襦复无里。”《释名》:“有里曰複,无里曰褝”。襦而沒有里子,那就是早已破旧成单衣了。复襦也可在里边加絮(依王念孙说,见《广雅疏证·释器》)。《弃儿行》:“冬无复襦,夏无单衣。”这一复襦将会就指有絮的襦。《世说新语·华康》:“山公(名该)大儿著短袷车中倚。”短袷恐即无絮的复襦。单衣(褝)又叫袗(zhěn,枕)。《孔子·尽心竭力下》:“舜之饭糗(qiǔ,求上声。干粮。详下)茹(吃)草也,若将终生焉,以及为君王也,被袗衣,鼓琴。”

贴穿着的上衣外套又称之为“亵衣”。《汉书·叙传》:“夫饿馑流隶,饥寒路面,思有短褐之亵,儋(担)石之畜(蓄),得偿所愿但是一金。”颜注:“亵谓亲自之衣也。”司马相如《美人赋》:“女乃弛其上服,表(外露)其亵衣。”亵衣也就是说中衣,古时候创作衷衣。《说文》:“衷,里亵衣。《秋春传》曰:‘皆衷其衵服。’”“衷”即贴穿着,衵(nì,腻)即貼身衣,也就是说亵衣。《87版红楼梦》第六回:“[袭人]趁众奶娘丫环没有房时,另取下一件中衣,与晴雯换掉。”亵衣又称之为“私”。《说文》:“亵,传奇sf也。”《楚辞·周南·葛覃》:“薄污我私,薄澣我衣。”(污,相当于说费劲地洗。)别称泽,由于貼身而沾汗泽。《释名》:“汗衣,诗此谓泽,受汗泽也。”《楚辞·秦风·无衣》:“岂日无衣,与子同泽。”郑笺:“泽,亵衣,近污渍。”

古代汉服:体衣

古代汉服:体衣

古时候的罩衣叫裼(xì,习)。《礼记·玉藻》:“君衣狐白裘,锦衣以裼之……谦谦君子狐青裘豹褎(同袖),玄绡衣以裼之……犬羊之裘不裼。”它是说君主和皇室穿狐皮的裘,必须罩上与狐毛色调适宜的裼衣。庶人穿犬羊之裘,不用裼。裼的功效是给服装增加文饰。《玉藻》:“不文饰也,不裼。裘之袭也,见美也。”郑玄注:“裼,主于有文饰的事。”袭,即衣上添衣。衣加文饰是一种礼仪知识的规定,因此《玉藻》又说:“君在则裼,尽饰也。”比如《左传·哀公十七年》载,卫皇太子疾要干掉浑良夫,卫侯说,当时跟浑良夫订盟,容许免去浑良夫的三次死罪,因此皇太子疾让浑良夫陪着卫侯进餐,“良夫乘衷甸、两牡、紫衣、狐裘,至,袒裘,不释剑而食。皇太子使牵以退,数之以三罪而杀之。”三罪即衷甸(卿乘座的车)、紫衣(君主之服)、袒裘带剑(对君不尊)。说白了袒裘,即解除裼衣外露了狐裘,它是很“不礼”的。

裼衣外可以加上一层外套,此谓正服。《左传·哀公十七年》孔颖达疏:“裼衣之中乃有朝祭正服,裘上带两衣也。”假如脱下最外边那件衣服裤子,又露裼衣呢?也叫裼,或称袒(tǎn,坦)裼。《仪礼·彩礼》:“宾出,公侧授宰玉,裼,降立。”郑注:“裼看,免上衣外套,见(现)裼衣。”《内则》:“不有敬事。害怕袒裼。”因为袒裼是脱下外边的正服外露裼衣,因此又本义脱去衣服外露皮肤。《孔子·公孙丑上》:“故曰,尔为尔,我来我,虽袒裼裸裎(Cheng,程。与裸同义)于我侧,尔岂可浼(mei,每。污)我哉!”“袒”的本意就是说露体。《礼记·曲礼上》:“冠毋免,劳毋袒。”孔疏:“坦露人体。”袒又特指外露膀子。《汉书·高帝纪》:“因此汉王为义帝出丧,袒而痛哭。”颜注:“袒谓脱光衣服之袖也。”脱光衣服之袖为袒,袖有上下,因而又有左袒、右袒之分。《仪礼·觐礼》载,诸侯国向君王请罪,“乃右肉袒于庙门之东”。郑注:“右肉袒者,刑宜施于右也。”《史记·廉颇蔺相如列传》:“廉颇闻之,肉袒负荆(荆条,能够 当皮鞭,表达心甘情愿责罚),因客人至蔺相如门赔罪。”廉颇也应是右袒。郑注又说:“凡以礼事者左袒。”《礼记·檀弓下》:“延陵季子适(往)齐,于其反也,其应县死……既封(堆起坟上),左袒。”红白喜事全是“礼事”,因此左袒。由此,汉高祖哭义帝时也应当是左袒。

精彩评论

暂无评论...
取 消

Copyright © 2008-2017 未礼汉服网. All rights reserved. Powered by iCMS V7.0.15.